史宣-一位辛亥革命時期流亡美國的學人

轉載自美國駐廣州領事館博客霧谷飛鴻建安Jianan

中華文化圈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落下了帷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和華人聚居的各大城市,包括紐約、三藩市、芝加哥、洛杉磯、費城、奧蘭多、明尼阿波利斯等地都舉行了討論會、圖片展等紀念活動。孫中山當年曾經在檀香山創建興中會,也曾經到美國本土在僑界籌款支援革命,但是辛亥革命的海外大本營是日本的東京,中國國民黨的前身同盟會也是在東京成立,而與美國有往來的辛亥頭面人物則不多。如果拿維琪百科“辛亥革命人物”條目作為參考,其中列舉了98人,曾經在日本留學或參加革命活動的有58人,就連留歐的也有4人,而曾有美國經歷並參與民國初年政經建設的,除了孫中山之外,就只有鄧蔭南等2人。

史宣

但是當時在美國的華人當中確實還有與辛亥革命有一定聯繫的人士,我一位朋友的外公史宣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1895年廣州起義流產,1900年孫中山再次策劃惠州起義,鄭士良等率部屢敗清軍,一度發展到兩萬多人。後來因為軍火糧餉斷絕,不得已解散義軍。當惠州槍聲打響的時候,史堅如等革命志士在廣州策應,謀刺兩廣總督德壽等軍政要員。年僅21歲的史堅如與同志們挖地道至總督衙門德壽住所地下,深夜引爆炸藥,唯因藥量不足,僅炸毀一段圍牆炸塌數間民房,未曾傷及德壽。事後史堅如被捕,受盡酷刑,英勇就義。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親自募款塑像建墓,譽其為廣州起義失敗後就義的陸皓東之後“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

1978年遷至黃花崗72烈士墓的史堅如墓

1978年遷至黃花崗72烈士墓的史堅如墓

史堅如致銘文

史堅如與很多當時的革命志士一樣,世家出身,祖先是明末抗清名將史可法。他有一個堂弟,名叫史宣,十分仰慕兄長的學識與勇氣。史堅如殉難,史家多人受到牽連,青年男子紛紛逃逸,史宣先是在漢口藏匿,後來化名考取庚子賠款留美名額,進入哈佛大學。但是因為擔心被人識破,始終不敢去駐美使館領取獎學金,而是靠自己打工,在鐵路上當維修工人養活自己和讀書。

後來清帝遜位,成立民國,史宣受到實業救國的影響,從哈佛轉學到麻省理工學習機械工程。畢業後回國,參加中國的鐵路建設,曾在詹天佑手下工作。九一八事變之後史宣從中東鐵路局撤回關內,先後在唐山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北方各個高校紛紛向大後方轉移,史宣則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我曾在孔夫子舊書網上看到一筆拍賣,標的是民國34年中大史宣教授向教務室呈送的暑期鍛工實習成績單,雖然只有兩名學生,但是工整的毛筆字一絲不苟,可見當時在中央大學任教的史宣之敬業精神。

儘管在美華人回國直接投入辛亥革命的人數不多,但是他們為推翻專制建立共和慷慨解囊,同盟會在三藩市成立了中華革命軍籌款局,華僑無論是富商大賈還是街頭小販,都參加到捐款行列,一共募集了4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2億美元,怪不得孫中山說華僑乃革命之母。

辛亥革命爆發,當時的美國政府出於外交上傳統的孤立主義與對華政策的不干涉原則,一度對中國政局採取中立態度,相比之下美國輿論界對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專制統治則表示讚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崔志海,曾經在哈佛做過燕京訪問學者,他在2008年發表論文題為《美國政府對辛亥革命態度的原因分析》,其中提到聖路易斯《全球民主報》認為辛亥革命是民主共和理想在中國的實現;《明尼阿波利斯日報》則將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比作美洲的發現、羅馬帝國的滅亡;紐約《商業》雜誌稱“這是所有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事件之一”。 其他許多報刊雜誌也都發表文章,希望中國革命獲得成功。

史宣後來於1948年應聘去臺灣大學任教,1967年在台大任教時過世,但是他的女兒和外孫即我的那位朋友則留在了中國大陸。日後這位朋友也來美留學,當他的女兒上大學的時候,特地鼓勵她踏上先祖的足跡,也進入麻省理工學習。

附件:

網路上尋找到與史宣相關文件檔案

史宣課程成績單 史宣信件 史宣批改之成績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