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wrapping=”right”]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toc wrapping=”right”]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自古中國人以禮儀之邦自許,十分重視稱謂;現代人隨生活步調的緊湊,已逐漸淡化這些傳統。但在許多場合中適當的稱謂,有助談吐高雅,氣質與形象的提升。因此,收集一些較為常用的正式稱呼,經常使用養成習慣,或會有意想不到的人際關係收穫。另有一份詳細的稱謂表可以下載。 稱謂表
中國人所謂的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尊卑親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尊親 | 卑親 | |
第一代 | 鼻祖 | 子 |
第二代 | 遠祖 | 孫 |
第三代 | 太祖 | 曾孫 |
第四代 | 烈祖 | 玄孫 |
第五代 | 天祖 | 來孫 |
第六代 | 高祖 | 罤孫 |
第七代 | 曾祖父母 | 仍孫 |
第八代 | 祖父母 | 雲孫 |
第九代 | 父母 | 耳孫 |
自己 |
鼻祖者,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
耳孫者,謂祖甚遠,僅耳目聞之也。
對方家族、己方家族
稱人 | 自稱 | 稱對方家族 | 稱己方家族 |
高祖父/高祖母 | 玄孫 | 令高祖/令高祖母 | 家高祖/家高祖母 |
高伯祖父/高伯祖母 | 玄姪孫 | 令高伯祖/令高伯祖母 | 家高伯祖/家高伯祖母 |
高叔祖父/高叔祖母 | 玄姪孫 | 令高叔祖/令高叔祖母 | 家高叔祖/家高叔祖母 |
曾祖父/曾祖母 | 曾孫 | 令曾祖/令曾祖母 | 家曾祖家/曾祖母 |
曾伯祖父/曾伯祖母 | 曾姪孫 | 令曾伯祖/令曾伯祖母 | 家曾伯祖/家曾伯祖母 |
曾叔祖父/曾叔祖母 | 曾姪孫 | 令曾叔祖/令曾叔祖母 | 家曾叔祖/家曾叔祖母 |
祖父/母 | 孫/孫女 | 令祖父/祖母 | 家祖父/母 |
伯祖父/伯祖母 | 姪孫 | 令伯祖/令伯祖母 | 家伯祖/家伯祖母 |
叔祖父/叔祖母 | 姪孫 | 令叔祖/令叔祖母 | 家叔祖/家叔祖母 |
父/母親 | 兒/女 | 令尊/堂 | 家父/母 |
伯父/伯母 | 姪/姪女 | 令伯/伯母 | 家母/伯母 |
兄/嫂 | 弟/妹 | 令兄/嫂 | 家兄/嫂 |
弟/弟婦 | 兄/姊 | 令弟/弟婦 | 舍弟/弟婦 |
姊/妹 | 弟/妹/兄/姊 | 令姊/妹 | 家姊/妹 |
吾夫 | 妻 | 尊夫 | 外子 |
賢妻 | 夫 | 尊/嫂夫人 | 內子/人 |
吾兒/女 | 父/母 | 令郎/媛 | 小兒/女 |
賢媳 | 愚 | 令媳 | 小媳 |
幾孫/孫女 | 祖/祖母 | 令孫/孫女 | 小孫/孫女 |
賢姪/姪女 | 愚伯/伯母 | 令姪/姪女 | 舍姪/姪女 |
君舅/姑 | 媳 | 令舅/姑 | 家舅/姑 |
稱人 | 自稱 | 稱對方親戚 | 稱己方親戚 |
祖姑丈/祖姑母 | 內姪孫/姪孫 | 令祖姑丈 | 家祖姑丈 |
舅祖父/舅祖母 | 彌甥 | 令舅祖父/令舅祖母 | 家舅祖父/家舅祖母 |
外祖父/母 | 外孫/孫女 | 令外祖父/母 | 家外祖父/母 |
姑丈/母 | 內姪/姪女 | 令姑丈/母 | 家姑丈/母 |
舅父/母 | 甥/甥女 | 令母舅/舅母 | 家母舅/舅母 |
姨丈/母 | 姨甥/甥女 | 令姨丈/母 | 家姨丈母 |
太岳父/太岳母 | 孫婿 | 令太岳父/令太岳母 | 家太岳父/家太岳母 |
岳父/母 | 子婿 | 令岳/岳母 | 家岳/岳母 |
伯岳父/伯岳母 | 姪婿 | 令伯岳父/令伯岳母 | 家伯岳父/家伯岳母 |
叔岳父/叔岳母 | 姪婿 | 令叔岳父/令叔岳母 | 家叔岳父/家叔岳母 |
姊丈 | 內弟/姨妹 | 令姊丈 | 家姊丈 |
妹丈 | 內兄/姨姊 | 令妹丈 | 舍妹丈 |
表兄/嫂 | 表弟/妹 | 令表兄/嫂 | 家表兄/嫂 |
表弟/弟婦 | 表兄/姊 | 令表弟/弟婦 | 舍表弟/弟婦 |
內兄/弟 | 妹/姊婿 | 令內兄/弟 | 敝內兄/弟 |
襟兄/弟 | 襟弟/兄 | 令襟兄/弟 | 敝襟兄/弟 |
太姻伯/叔 | 姪婿 | 姻再姪 | 舍親 |
姻伯/伯母 | 姻姪/姪女 | 令親 | 舍親 |
姻兄/嫂 | 姻弟/侍生 | 令親 | 舍親 |
賢內姪/姪女 | 愚姑丈/母 | 令內姪/姪女 | 舍內姪/姪女 |
賢外孫/孫女 | 外祖父/母 | 令外孫/孫女 | 舍外孫/孫女 |
賢甥/甥女 | 愚舅/舅母 | 令甥/甥女 | 舍甥/甥女 |
賢婿 | 愚岳/岳母 | 令婿 | 小婿 |
賢表姪/姪女 | 愚表伯/伯母 | 令表姪/姪女 | 舍表姪/姪女 |
對方師友、稱己方師友
稱人 | 自稱 | 稱對方師友 | 稱己方師友 |
太夫子/太師母 | 門下晚生 | ||
老師/師母 | 受業 | 令業師 | 敝業師 |
世伯/伯母 | 世姪/姪女 | 令世伯/伯母 | 敝世伯/伯母 |
譜伯 | 譜姪 | ||
寄父 | 寄兒或寄男 | ||
仁丈 | 晚 | ||
學兄/姊 | 學弟/妹 | 貴同學 | 敝同學 |
同學 | 小兄/愚姊 | 令高足 | 敝門人 |
世兄 | 愚 | 令世姪 | 敝世姪 |
居停或東翁 | 晚 | 令東 | 敝東 |
賢弟或賢契 | 愚 | 令高徒 | 小徒 |
世講 | 愚 | ||
世臺 | 愚 |
對象、知照敬辭、請候語、安好語、啟告語。
對 | 象 | 知照敬辭 | 請候語/安好語 | 啟告語 |
祖父母 | 膝下 | 恭叩/敬請 | 金安/福安 | 叩稟/敬稟/敬叩 |
父母 | 膝下 | 恭叩/敬請 | 金安/福安 | 叩稟/敬稟/敬叩 |
師長 | 函丈/賜鑒/壇席 | 恭請/敬頌 | 道安/鐸安/教安 | 敬上/謹上/謹啟 |
長輩 | 尊前/尊鑒/賜鑒 | 恭請/敬頌 | 尊安/福安/崇安 | 敬上/謹上/謹啟 |
平輩 | 台鑒/雅鑒/惠鑒 | 敬頌/即請/順候 | 台安/大安/近安/台祺 | 謹上/謹啟 |
晚輩 | 青鑒/如晤/如握 | 敬頌/即請/順候 | 近好/近佳 | 手書/字 |
文教界 | 賜鑒/文席/撰席 | 敬頌/即請/順候 | 道安/文祺/撰安/教安 | 謹上/謹啟 |
財經界 | 台鑒/大鑒 | 敬頌/即請/順候 | 籌安/財安/商安/商祺 | 謹上/謹啟 |
宗教界 | 道鑒/法鑒/壇席 | 敬頌/即請/順候 | 道安/法安/教安 | 謹上/謹啟 |
軍政界 | 鈞鑒/鈞座/勛鑒 | 敬頌/即請/順候 | 鈞安/勛祺/政安 | 謹上/謹啟 |
部門主管 | 鈞鑒 | 敬頌/即請/順候 | 鈞安/鈞祺 | 謹上/謹啟 |
居喪者 | 禮鑒/苫次 | 敬頌/即請/順候 | 禮安/苫安 | 謹上/謹啟 |
血統關係 | 稱謂俗稱 | 當面稱呼 | 自稱 |
生父 | 父親 | 爸爸、爹 、爹爹 阿爹 | 兒、女 |
生母 | 母親 | 媽媽、娘 媽媽、姆嬤 | 兒、女 |
後父 | 繼父 | 晚爹 阿伯、阿爹 | 兒、女 |
後母 | 繼母 | 晚娘 嗯娘、姆媽 | 兒、女 |
父之父\父之母 | 祖父\祖母 | 公公婆婆 爺爺、阿爺娘娘、阿娘 | 孫、孫女 |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 | 曾祖父\曾祖母 | 太公太婆 太爺爺、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 | 曾孫、曾孫女 |
兄弟姐妹 | 兄弟姐妹 | 哥、弟姐、妹 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 | 弟、哥、妹、姐 |
夫 | 丈夫 | 老倌 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 | 夫 |
妻 | 夫人 | 老人(讀如寧) 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 | 妻 |
夫之父\夫之母 | 公\婆 | 阿公\阿婆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 | 媳婦 |
血統關係 | 稱謂俗稱 | 當面稱呼 | 自稱 |
父之兄父之弟 | 伯父叔父 | 叔伯 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 | 侄、侄女 |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 | 伯母叔母 | 大媽嬸娘 大姆媽、大嬤、嬸娘、嬸嬸、現呼二媽、三媽等 | 侄、侄女 |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 | 堂兄弟堂姐妹 | 稱呼與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對人介紹冠「堂」字 | 弟、哥、妹、姐 |
父之姐父之妹 | 姑母 | 姑娘 姑媽、大媽、嗯娘、阿伯、阿姑、現呼大阿媽、二阿媽、阿伯等 | 侄、侄女 |
兄之妻弟之妻 | 嫂弟媳 | 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 | 舊稱叔伯、今稱弟、兄 |
夫之兄弟 | 伯叔 | 叔伯 舊時隨子女稱大伯、阿叔、今日隨夫稱哥,對弟或直呼其名 | 弟媳、嫂 |
夫之兄弟配偶 | 妯娌 | 舊時隨子女稱,現以姐妹相稱,或直呼其名 | 弟媳、嫂、妹、姐 |
婿、媳之父母 | 親家 | 親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稱,今稱婿、媳之爹、娘(××之父母) | 弟媳、嫂、妹、姐 |
姑之丈夫 | 姑父 | 姑丈姑夫舊稱大爹、二爹、大伯,現稱大爸爸、二爸爸 | 內侄、內侄女 |
姑之子女 | 姑表 |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冠「表」字 | 表弟、哥、妹、姐 |
血統關係 | 稱謂俗稱 | 當面稱呼 | 自稱 |
母之父母 | 外祖父外祖母 |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 外孫、外孫女 |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 舅父舅母\娘舅舅姆 | 舅父、舅舅、舅姆、舅媽 今呼阿舅、舅姆媽 | 外甥、外甥女 |
舅父之子女 | 舅表\表兄弟表姐妹 |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 表弟、哥、姐、妹 |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 姨父姨母\ | 姨丈姨娘 \舊呼大爹、大媽、大伯、阿伯,現呼大爸爸、大媽媽、阿姨 | 外甥、外甥女 |
姨之子女 | 姨表\表兄弟表姐妹 |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於宗親的範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考」和「妣」在先秦時是對父母的異稱,無論生死均可用。秦漢以來,父母死後仍可稱為考妣,但生前不再稱考妣,考妣只用來對死去的父母之稱。而且,考妣不僅用來稱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輩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輩均可用考妣相稱(在先秦時則是對先祖的泛稱)。
在南山區桃源街道塘朗村,殘留著一間晚清時期的女祠,它是當時為節孝婦女修建的居所。由於年代久遠以及某些客觀原因,女祠的外表破敗殘舊。其大門口懸掛著一塊橫匾,上面的文字模糊難辨。在圍觀居民的介紹下,得知橫匾上寫的應該是“香旌表”三個字。據書上所載,“旌表”意為“封建統治者用立牌坊或掛匾額等表揚遵守封建禮教的人”。此民俗雖有封建遺風的色彩,頗有爭議性,但是站在歷史文物的角度,此“旌表”仍然不失古色古香的味道。所謂“香”字,連塘朗居民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或許,這有待觀者自斟自酌了。
在鄭氏家族裡有一個“望子孫繁興如蟻”的傳說。
當年鄭南莆葬于黃田的南莆崗,也叫“五房墳”、“蟻地”、“浮墳”。在他的墓旁,還有個“地師李公墓”。一個李姓的人為什麼葬在鄭氏旁邊?這個疑問即便是今天鄭氏的後人也不一定知道。在深圳鄭氏族譜裡,看到一個有趣的“蟻地”傳說。
原來,這個“李公”為鄭南莆挑選了此處墓地,下葬當日,精通天文地理常識的李風水師暗示鄭家“人騎馬,馬騎人,頭戴鐵帽,是為吉時”。還說自己健康欠佳,必須告退,如果越不過對面山下的三道小溪,出了意外,就請鄭家人把他安葬在鄭南莆墓旁……
如今的樂群村在19世紀叫作屋下村,坐落在離珠江入海口不遠的西鄉墟邊上。寶安當時叫新安(民國3年即1914年為避免與河南省新安縣名稱重複,新安縣複名為寶安縣),這一帶地方上最有名氣的人物是鄭姚,就是後來名震近代史的中華女傑鄭毓秀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