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幻如夢的孤島修道院古堡,宛如大西洋波濤中一艘不沉航艦,1979年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原名墓石山的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 Michel)正進行一項世界最大環保工程,預計2015年完工,將重現15公尺潮汐落差的世界奇景,別錯過喔~~~
聖米歇爾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708年。據說,當時一位阿弗郎什小鎮的紅衣主教奧貝三次夢見天使長米歇爾示意他建造一座教堂。於是立刻趕往墓石山,著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聖米歇爾山上就這樣有了第一座教堂。此後,無數的教士和工匠將一塊塊花崗岩運過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頂。眾多建築師和藝術家在這些堅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努力,直到16世紀,聖米歇爾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奧貝的一場夢讓人整整忙活了8個世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wquvJUL_Y 聖米歇爾山以修道院、古城堡和巨潮奇觀聞名於世,是法國第二大觀光景點,每年超過250萬觀光客與朝聖者,位於法國北部芒什省(Manche)諾曼第和布列塔尼之間及庫埃農河(Couesnon River)出海口的海面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公尺,呈圓錐形,周長900公尺。古代這裡是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稱為墓石山。 聖米歇爾山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708年。據說,當時阿弗郎什小鎮一位紅衣主教奧貝三次夢見天使長米歇爾(Michel英文譯為Michael)示意他建造一座教堂,於是前往墓石山建立了第一座教堂,改稱為聖米歇爾山。此後,無數的教士和工匠將一塊塊花崗岩運過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頂。眾多建築師和藝術家在這些堅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努力,直到16世紀,聖米歇爾修道院才真正完工。 9世紀,維京人入侵歐陸,這裡成為農民的避難所,修道院下方形成一個小鎮。966年,諾曼第大公查理一世驅逐了原有教士,義大利卡西諾山修道院的30名本篤會修士取而代之。1211年—1228年間,在島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築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羅馬式建築的風格。13世紀初,腓力二世(法蘭西)火攻聖米歇爾山,致使修道院北側建築嚴重損毀。戰後諾曼第被併入法國領土,法王撥資修建聖米歇爾山,在原有的羅馬式建築之外加蓋了哥德式建築,使這裡成為諾曼第境內最具規模的宗教建築群,朝聖人數更盛。法國大革命時期,修士因不支持共和政府而遭到監禁,教會財產被拍賣,中殿被用來儲存糧草。在這裡囚禁過數以萬計的罪犯和政敵。王政復辟後才恢復生機。 聖米歇爾山是由城堡和修道院組成的中世紀建築群,它結合了獨特的大自然景觀與環境、傑出的建築技巧與人類的智慧和毅力於一身。雖沒有凡爾賽宮的金碧輝煌、埃菲爾鐵塔的宏偉壯觀、香榭麗舍的繽紛絢麗,但每年來此遊覽人潮多達250萬。大文豪雨果曾說,聖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 聖米歇爾山所處海灣以漲潮迅猛聞名遐邇,每日潮水漲退海平面落差高達15米,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中,曾有119名法國騎士堅守聖米歇爾山修道院,藉著巨潮與流沙環繞的天然屏障,抵抗英軍長達24年!只要堅守退潮的白日,傍晚勢如奔雷的漲潮就會淹沒陸地,阻擋敵軍。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此島是該地區惟一沒有陷落的軍事要塞。 聖米歇爾大教堂從1017年投下第一塊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續了60多年。教堂分祭壇、耳堂和大殿三部分。由於高低不平的山頂無法提供寬闊平整的地基,人們便沿山坡修築了幾處建築以使教堂建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台、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禱間實際上也成了羅馬式建築工藝的傑作。教堂的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門的大門廊,從門前的平臺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羅馬與哥特式建築藝術於一身,大殿為典型的羅馬風格,其穹隆的開間多達7道,兩側的拱門式長廊之上的樓廊砌有羅馬式的拱窗,提供教堂的通風與採光。與大殿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哥德式的三層圓形祭壇,祭壇四周的回廊不帶祈禱室。這種教堂的建築風格在諾曼第一帶很有代表性,曾經風靡一時。 修道院雖然經諸多建築師設計,但依舊保持著樸實無華、古色古香的格調,令人無處不感受到本篤教徒靜思冥想、嚴苛簡樸的苦行僧生活。整個修道院分3層,被一堵高牆隔成兩部分,共有六座建築物。修道院的公共入口處在東南角,接著便是接待室和食品儲藏間。二層頗具檔次,一間帶有兩個壁爐的會客廳,專門接待有身份的人。會客廳的頂部也顯示出非同一般的氣魄,呈寬闊的穹隆形,並有交叉拱肋加固;另一間結構相同的屋子專供修士們從事謄寫手稿以及冬季取暖。相傳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確定了聖米歇爾山的神品級別後,這座大廳便更名為騎士殿。 修道院的第三層是內院及其回廊,面朝大海,背依教堂的北大殿。這裡是修道院最隱蔽的地方,只有修士才有資格自此拾階進入教堂。它們由二層花崗岩牆垛或巨型石柱支撐,近觀好似鑲嵌於大教堂之上,遠眺猶如懸浮於天水之間。與內院相映成趣的回廊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精品,其圓柱看似纖圓脆弱,但實際上卻支撐著回廊的葉岩大屋頂。廊柱的排列錯落有致,其梅花形的格局致使柱頭又是對角拱頂的台基,從而形成了柱林之上的連拱廊。 廊中有廊的佈局,反映出設計者的才智。教堂展現的氣勢令人肅然起敬,內院寬闊靜謐,令人忘卻塵世,回廊如一幅立體幾何圖,更令人理性靜思。 1945年6月,盟軍即將開始諾曼地登陸,駐守諾曼第的德軍準備炸毀修道院,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得知後,立刻組織了護院小組,表示寧死也要保衛修道院,德軍未能得逞。不遠處之聖瑪洛Saint Malo則慘遭戰火蹂躪,幾成廢墟。 這是在哪照的怎麼也想不起,或許過兩天突然想起也說不定 很特別的餅,價格也很特別,據說現在要25歐元一份(千元台幣!!!),總之我記得沒吃過
諾曼第的黑頭羊群已經包圍了歷史古跡。
離聖米歇爾山不遠處有一跑馬場,相信譚氏家族會有興趣一展身手 為恢復充滿傳奇色彩的聖米歇爾山的歷史風貌,法國政府於2005年決定進行一項世界最大的水利環保工程,環繞聖米歇爾山的庫埃農河修建潮水壩,疏濬河床,回復巨潮奇景。這項著眼觀光的前瞻性工程計畫再次展示法國人的建築技術與美學藝術。 治理工程相當浩大,僅第一階段工程就耗資2.2億歐元,全部工程完工需要五六年的時間。包括修建一條新的大壩取代原有拉卡塞爾納水壩,將防止淤泥於海水漲潮時流入河中並有助將泥沙沖回芒什海峽、清除聖米歇爾山附近的沉積物、拓寬庫埃斯農河的河岸以及河床淤泥,以及更改庫埃斯農河的航道等。大壩工程已於2009年完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zJm7dg5hHM
操作步驟首先是是沉澱河水:漲潮前1小時30分關閉閥門。河水流入大壩,所含泥沙沉積在大壩下方。漲潮前1小時至10分鐘之間,閥門開啟,待海潮進入庫埃農河,也將沉澱過的河水推入閥門上方。開始退潮時關閉閥門,視季節和潮汐,存儲70,000〜1,700,000立方公尺的水。最後,漲潮6小時後,逐步打開閥,以30分鐘〜3小時的期間逐步釋放水,使水流平穩不致產生波浪。釋放的水越多,時間越長,越能有效將水中泥沙沖回大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zJm7dg5hHM
海灘河床上的流沙變乾後非常結實;可是一旦遇水立即變成粘稠的泥漿。這些泥漿表面看似平坦光滑、鬆軟安全,若不幸誤入,暗流即如蛇一樣滑動,鬆軟的淤泥死死地纏住,難以自拔。因為聖米歇爾灣的“善變”,流傳許多可怕的故事,諸如追趕騎士的潮水,陷入流沙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 雨果曾描述:陷入流沙之中,將遭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必然的、毫不留情的…… 不要輕忽聖米歇爾山四周海床泥地,它看起來很堅實,但隨時可成為恐怖的流沙泥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5i2sYM_hd8 萬一陷入流沙泥沼的自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