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幫助人忘記自己的煩惱,有些歌幫助人了解自己的煩惱,也有些歌激勵人解決自己的煩惱。偶爾,這些不同的角色出現在同一首歌…』美國「現代民歌之父」派特西格Pete Seeger如是說。
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的熱門歌迷和倫巴(Rumba)舞迷一定不會錯過美國搖滾民謠合唱團The Sandpipers於1966年獲得告示牌第九名的成名曲:關達拉美拉《Guantanamera》。
這首歌原為古巴鄉土音樂家Joseíto Fernández編寫的鄉土民歌,朗朗上口的輕快節奏,令人難以置信的抓住古巴人的心,在街道、在慶典上詠唱。1962年,這首自諷、抗議,又浪漫的歌曲經由美國「現代民歌之父」派特西格的改編與倡導,成為和平運動的著名象徵,它的背後有許多傳奇人物,以及背負國恥的歷史故事。
By The Sandpipers 中文翻譯 Michael Shih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Yo soy un hombre sincero
De donde crece la palma
Y antes de morirme quiero
Echar mis versos del alma
來自關達那摩 關達那摩的娘姑 來自關達那摩
我是個樸實的好人
來自棕櫚樹生長之地
在死亡之前
我要唱出靈魂裡的詩歌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Mi verso es de un verde claro
Y de un carmin encendido
Mi verso es un ciervo herido
Que busca en el monte amparo
來自關達那摩 關達那摩的姑娘 來自關達那摩
我的詩歌帶著憂愁
也帶著炙熱
我的詩歌是隻受傷的鹿
要在山間尋找藏身之處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Cultivo una rosa blanca
En julio como en enero
Para el amigo sincero
Que me da su mano franca
來自關達那摩 關達那摩的姑娘 來自關達那摩
我栽種了一株白玫瑰
栽種於七月也栽種於一月
給予我誠摯的好友
他坦誠的手握住我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Con los pobres de la tierra
Quiero yo mi suerte echar
El arroyo de la sierra
Me complace mas que el mar
Guantanamera, guajira Guantanamera
來自關達那摩 關達那摩的姑娘 來自關達那摩
世上那些可憐人
我要與他們分享我的命運
山中的小溪
比大海更能撫慰我的心
來自關達那摩 關達那摩姑娘 來自關達那摩
『Guantanamera」(關達拉美拉)是西班牙文:「從Guantánamo來的」之意,《Guantánamo》(關達那摩)是古巴東南端關達那摩省的省會(省與省會同名)。
至於歌詞中的『Guajira』,古巴人稱來自Guantánamo的女人為『Guajira』,男人則稱為『Guajiro』,猶如來自紐約的人,美國人稱她/他們為『New Yorker』。此外,『Guajira』(瓜希拉)這個字也指稱古巴的一種鄉村音樂風格。
《Guantanamera》的曲調則是改編自古巴音樂家Joseíto Fernández創作的《Guajira Guantanamera》。
Joseito Fernández一生編寫過無數歌曲,有『旋律之王』之稱。二十歲前是一位修鞋匠,因有一副好歌喉且喜愛作曲,經常在街邊即興演唱,之後自組樂團並成為電台節目主持人。1928年,Joseíto用當時西班牙裔古巴人流行的一種混合了3/4拍和6/8拍,稱為瓜希拉(Guajira)的鄉村歌曲風格編寫成樂曲,曲名《Guajira Guantanamera》,歌詞主要述說邂逅一位來自關達那摩的女孩無法忘懷。由於曲調輕快優雅,且經常在電台中演唱,因而成為古巴的流行歌曲。
Joseíto Fernández演唱Guajira Guantanamer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7HMthGkLKo
這首歌在後來的二、三十年中,經過許多不同歌者改編,演變成許多不同的版本。最著名的,也是流行於世界各地的版本,源自古巴獨立革命民族英雄與詩人荷西馬蒂(José Martí),1890年出版的『樸實詩選』Versos Sencillos中的一段詩句,述說他所熱愛的土地。
荷西馬蒂16歲投身古巴獨立革命運動,1870年被捕處以苦役,次年流放西班牙,期間完成法學與文學雙碩士學位。他用詩歌號召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留下許多論文、詩集、散文,深深影響古巴。1891年組織反抗軍,但不幸戰死,年方42。
1949年,古巴鋼琴演奏家與作曲家Julián Orbón摘取《Versos Sencillos》中的詩句,編入《Guajira Guantanamera》。之後有更多的古巴歌唱家傳唱,包括古巴的吉他演奏家Juan Leovigildo Brouwe、歌唱家Héctor Angulo等各處巡迴演唱這首歌,逐漸演變成古巴的愛國歌曲。
1962年,美蘇之間的冷戰造成『古巴飛彈危機』,許多美國人同情古巴,倡導和平運動。其中,反戰的派特西格聽到這首歌非常喜愛,於是重新編寫並於1963年6月8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音樂會上演出,敦促參與和平運動的人唱這首歌,以表徵美國(英文和西班牙文雙語國),與古巴人民有著共同的語言,應該和平相處,並錄製於他的專輯《We Shall Overcome》中。
1966年由《The Grads》改名重組的加州搖滾民謠合唱團《The Sandpipers》,經由唱片製作人Tommy LiPuma建議,錄製派特西格改編的這首歌,一舉進入告示牌第九名,也流傳至世界各地和台灣,成為熱門歌曲。
1993年,74歲,老當益壯的Pete Seeger依然能帶動熱烈的氣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EJ1kZ0yBzg
喜愛美國現代民歌的歌迷不能不知道派特西格Pete Seeger,這位哈佛大學新聞系中綴生,因家庭影響,從小接觸音樂,又特別喜愛民歌。1941年他與熱愛民歌的朋友組成Almanac Singers合唱團,演唱不同於傳統的民歌,開闢了民歌演唱的新形式。但成員多數是社會主義共產黨的信徒,同情工人運動,反對美國參戰,引起美國政府不悅,在FBI策劃的輿論韃伐下,合唱團於1942年解散。
派特西格1945年再成立社團「人民之歌」(People’s Songs),除了發表民歌之外,經常在專刊上發表國內外工會的歌曲,1948年他們把所有的資源放在到親共的總統候選人亨利華萊士Henry A. Wallace身上,亨利華萊士敗選,也使得人民之歌破產。
1949年,他又組The Weavers合唱團,但不再涉及時事而專注於推廣民歌。1950年翻唱黑人民歌手Lead Belly的《Goodnight Irene》,連續在電台排行榜13周冠軍,成為當年最佳單曲。此後又錄製了許多民歌改編的歌曲,將民歌帶入流行歌曲主流,對後來的流行音樂產生很大的影響。
派特西格一直同情弱勢族群,參與各種抗議活動,從黑人民權運動、反越戰甚至環保,有許多著名的反戰作品,包括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If I Had a Hammer、Turn! Turn! Turn!、Quite Early Moring,We Shall Overcome等等。
因為他的左翼思想,於五十年代所謂的麥卡錫主義時代(McCarthyism),美國全國性反共產黨的運動中,遭美國中情局列為黑名單,禁止上電視和舞台表演。這段時期,他到各學校、青少年和兒童夏令營演唱並教導年輕孩子們學習吉他、班卓和歌唱,影響了許多民歌歌壇後起之秀,諸如Bob Dylan, Peter, Paul and Mary, the Kingston Trio, Phil Ochs, 和Joan Baez…
派特西格的樂觀個性克服了他激進主義所引發的爭議,1994年,75歲,獲得甘迺迪中心榮譽獎,美國政府的國家藝術獎章,時任總統的克林頓稱他為『一位社會行動者、反戰者,一位難以忽視的藝術家,勇於唱出他所看見的;因他的信念而受到攻擊,他被禁止上電視…如今獲得榮譽勳章…』(a social activist, a war protestor, an inconvenient artist who dared to sing things as he saw them…)。Pete又於1997年獲得葛萊美獎。現今,90餘高齡的Pete仍未放下音樂,四處演唱
此外,派特西格十餘歲在加州見到Banjo(班卓琴)後就迷上它,1948年編著教本,使Banjo成為風潮,許多民歌和鄉村歌手競相學習。Banjo是美國南方的黑人由非洲樂器發展而成,音色清脆獨特。當初我也是受到The Brothers Four的Banjo伴奏吸引,而喜愛上這個民歌合唱團體,也是我高中時代所組合唱團所選的第一首歌。
The Brothers Four Banjo伴奏演唱Michael row the boat ashore
Pete自行研發的長頸Banjo伴奏演唱Michael row the boat ashore
~~~
…這首歌與愛國究竟有什麼關係? 讓我們回顧古巴的歷史:
古巴「Cuba」一名,源自南美洲原住民泰諾族(Taínos)語「coabana」,意為「肥沃之地」, 曾被稱為「西班牙王冠上的寶石」、「加勒比海的蒙地卡羅」,是南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報告,78.3歲的平均壽命和99.9%的識字率,古巴的人類發展指數一直維持在高水準。
1492年哥倫布發現古巴,1511年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當地原住民對白種人帶來的病毒完全沒有免疫力,天花、麻疹疫情爆發後,幾乎全數滅絕,因此西班牙人從非洲輸入黑人奴隸,從事農耕與採礦的苦力工作。(這情況發生在整個加勒比海地區)
1790年古巴出現要求獨立的聲音,但因白人移民依賴與西班牙的貿易,且需要西班牙驅逐海盜和鎮壓奴隸,古巴並沒有積極尋求獨立,西班牙宣稱古巴為「永遠最忠誠的島」。
19世紀中,沒有參政權卻須付越來越高的稅賦,古巴人開始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1868年10月,富有的甘蔗農莊莊主及律師塞斯佩德斯(Céspedes)解放了他的奴隸,發動武裝反抗並建立共和國,開啟了『十年戰爭』,西班牙派兵鎮壓,1878年2月反抗軍終於被擊潰。
1895年1月,流亡美國的荷西馬蒂(José Martí),樸實詩選《Versos Sencillos》的作者,組織民眾反抗軍從古巴東部登陸,但不幸中彈身亡。但反抗軍勢力更加興旺,1898年初,佔領了三分之二的國土。
1898年2月15日晚,前往古巴停泊在哈瓦那港,保護美國僑民的緬因號(ACR-1)戰艦突然發生不明爆炸,船體迅速沉入海底,造成266人死亡。美國指控西班牙一手策劃爆炸事件。
美國覬覦加勒比海已久,藉此於4月22日封鎖古巴港口。西班牙不得不於4月23日向美國宣戰,隔日美國亦向西班牙宣戰,當時是海軍部副部長的老羅斯福總統辭去副部長職務,組織志願軍登陸攻打古巴,史稱「美西戰爭」。
西班牙戰敗後,簽訂巴黎和約,而美國遠駐香港的艦隊攻打西班牙殖民地呂宋(菲律賓),又登陸攻佔關島,展開一場“詭異的”「美菲戰爭」。
這場帝國強權戰爭的結果,美國取得非洲以外所有西班牙的殖民地,包括古巴、波多黎各、關島,並以兩千萬美元代價取得呂宋主權。
1902年美國承認古巴獨立,但遲遲不肯撤軍。至1903年2月美古簽訂「互惠條約」,美國從第一任古巴總統帕爾馬手中獲得關達那摩灣上117.6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2000美元租金的永久性契約。這是美國唯一設在敵對社會主義國家領土上的軍事基地,為防止古巴襲擊基地,在周圍佈滿地雷,地雷帶長達數十公里,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雷區之一。
1905年,古巴發生政變,美國於1906年再次岀兵侵入古巴,實施三年的軍事佔領,直到1909年結束。1934年兩國簽署新條約,保留租用關達那摩灣契約但允許古巴和其貿易夥伴免費使用此灣。租金由每年2000美元等值金幣,調整為1934年4085美元的等值通貨。
1959年卡斯楚(Fidel Castro)上臺,試圖取回關達那摩灣基地並實施土地等多項改革,這些改革影響了美國公司在古巴的利益。1961年美軍攻打古巴豬玀灣,又對古巴採取制裁,古巴不得不向蘇俄求援。
因美國先於1959年在義大利和土耳其佈署了核彈頭的飛彈瞄準蘇聯,蘇俄趁機於1962年在古巴佈署核彈頭飛彈瞄準美國,這是美、蘇冷戰期間爆發最嚴重的一場政治與軍事危機,史稱:「古巴飛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
這一場幾近爆發的核子戰爭,最終達成協議。蘇聯撤回部署在古巴的飛彈,美國宣布不再對古巴進行任何入侵行動,並撤回部署在土耳其和義大利的飛彈。表面上,美國是這場危機的勝利者,事實上,蘇聯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撤出佈署於古巴的飛彈,蘇聯達到了迫使美國從蘇聯的鄰國撤出飛彈的目的,美國在這場危機中贏了面子但輸了裡子。
1964年古巴政府切斷供給基地的水源,迫使美國從牙買加運水,並建立海水淡化設備。之後,關達那摩灣基地用來收留在公海上攔截的古巴和海地難民。2002年後,基地用來羈押在阿富汗與伊拉克等地區逮捕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等恐怖份子。
2005年,聯合國要求美國停止對古巴的經濟制裁,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Ronald Godard強硬回應:『若古巴人民失業、飢餓、缺乏醫療照顧,就如卡斯楚承認的,那是因為他錯誤的經濟管理…』
2008年,歐盟與古巴同意恢復全面關係和雙邊合作。而美國則以古巴『拒絕走向民主化並尊重人權』為由,繼續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
2009年1月2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計劃關閉關塔那摩灣拘留營,但遭國會否決,目前該拘留營仍繼續運作。隨後於4月17日,歐巴馬表示,將尋求美國與古巴關係新開端,取消了對古巴裔美國人到古巴旅行和匯款的限制。2013年7月,美國和古巴開啟移民議題雙邊會談,兩國間的關係似乎逐漸走近…
~~~
從這段歷史不難了解古巴人對於美國強行在自己的土地上租用關達那摩灣(Guantanamo bay)建立海軍基地所受的屈辱,《Guantanamera》這首歌自然而然成為心中無奈的宣洩。
~~~
後記
美國政府對美西戰爭佔領菲律賓合理化的說法,就如1982年在耶魯大學新聞報刊登美國舊金山大學教授Stuart Creighton Miller的說法:『美國人無私地與西班牙戰爭,為的是將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人民從殘暴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若他們在菲律賓徘徊了太久,那是為了保護菲律賓人民,防止那些等待美國撤出,伺機而動來自歐洲的掠奪者,同時教導他們美國式的民主…』
『Americans altruistically went to war with Spain to liberate the Cubans, Puerto Ricans, and Filipinos from their tyrannical yoke. If they lingered on too long in the Philippines, it was to protect the Filipinos from European predators waiting in the wings for an American withdrawal and to tutor them in American-style democracy….』
By Stuart Creighton Mill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美國,真是一個奇特的國家,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