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溫三峽夢 從莊爺爺的「杭州織錦」說到季辛吉的「腹痛遁身」(三)

《Eureka! 我發現了!》
當時的中國,幾乎所有城鎮都醒目地張貼著:『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外強中乾,不打不倒,一打就倒…』中國充滿仇美、敵美的氛圍,而尼克森當年以反共起家,是著名的反共鬥士,堅決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
因此,儘管接獲周恩來的邀請,仍讓尼克森與季辛吉忐忑不安,行前做過無數次各種會談情境的沙盤推演。尤其,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聲明,美國同意中國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並不含有對中國的外交承認,命令美國代表團不准與中國代表團握手握手,又於同年12月3日在華府代表美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周恩來是否會記仇,藉此機會拍桌大罵,羞辱他們???…
進入機艙坐下後,季辛吉想起尼克森臨行前的再次叮嚀,不禁啞然:
「到那幾天,我會睡不著的。要是完成使命,就從北京發給我一個電單詞密碼“Eureka”」
季辛吉心想,我能發現什麼?能順利回來嗎?…
“Eureka”源自希臘文『εὕρηκα』“我發現了”。這個詞經由古希臘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工程師、天文學家,曾狂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地球」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而成名:
2200多年前,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國王希倫二世,請金匠用純金打造一頂王冠,完成之後,國王懷疑金匠是否摻「銀」偷工減料,但又不能將王冠毀壞鑑定,於是交給阿基米德解決。
阿基米德晝思夜想,絞盡腦汁,卻找不出檢驗方法。一天,阿基米德坐進浴缸洗澡,看到浴缸內的水位上升溢出。靈光一現,他將大小不同的物體放入浴缸,溢出的水量也不同,發現:「溢出水的體積等於物體的體積」。
金與銀的密度不同,相同重量的金與銀體積也不同,也就是說,只要拿王冠等重的金子放到水裡,量測溢出的水體積是否與王冠相同,如果王冠體積更大,就表示其中摻了銀,這為他解決了棘手的問題。
想到這裡,阿基米德興奮的從浴缸中跳了出來,光著身體邊跑邊喊著:「εὕρηκα! εὕρηκα!」
從這單詞密碼,顯露出尼克森對中國充滿無限的幻想;尤其,若能建立和中國的關係,對即將展開的競選連任,有多大的幫助啊…
總之,1971年7月1日晚上八時,季辛吉搭乘飛機離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開始“馬可波羅一號”的東南亞之行。
隨行人員有季辛吉的助手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年輕博學,後於1985年任美國駐中國大使,他的妻子貝蒂,浙江寧波人,中文名包柏漪,著名作家,寫過《八月:一個中國女孩在共產主義中國生活的真實故事》《春月》等許多小說;約翰霍爾德里奇(John H. Holdridge),職業外交官會講中國話,中國問題專家曾在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和東南亞其他地方工作;理查斯邁澤(William R. Smyser)是亞洲與越南問題專家;助理大衛哈波林(David Halperin),以及兩位武藝高強、萬中選一的特工人員,約翰雷迪(John Reddy)、加里麥克勞德(Gary McLeod)。同時,為了掩人耳目,隨員中還有好幾位風姿綽約的美女。
這是一架軍用戰術指揮飛機,機艙裡全是各種電子設備,沒有窗戶,座椅窄小。大塊頭的霍爾德里奇擠在機艙裡很不舒服,不斷抱怨:「窩囊!怎麼坐這樣一架破飛機。哪像代表美國去執行使命,倒像去叢林空投間諜。」
斯邁澤接口:「別提了,好不容易才從戰術空軍司令部調來這架飛機。」
洛德也歎口氣說:「…總統要了兩架飛機去聖克萊門特,安格紐(Spiro Agnew-副總統)要了一架飛機去非洲閒逛,賴爾德(Melvin Laird-國防部長)不早不晚也在這時要飛機去視察防務…」
「這是上帝考驗我們,讓我們坐很不重要的飛機,去作很重要的旅行。」季辛吉安慰大家…
當時,東巴基斯坦發生戰亂,大批孟加拉難民湧入印度。按照國際慣例,若在巴基斯坦比在印度多逗留一天,會被理解偏袒巴基斯坦,這將引發新德里與華盛頓間的外交事件。因此,季辛吉只能在巴基斯坦停留四十八小時,相當於他在印度的停留時間。但赴北京密訪需要兩天,如何讓他在巴基斯坦停留三天,讓大家傷透腦筋..
曾任FBI情報員的美國駐巴大使法蘭(Joseph Farland)想出了好主意:到達伊斯蘭馬巴德後,讓季辛吉裝病;葉海亞宣布季辛吉因病無法參加晚宴,並邀請季辛吉到納蒂亞加利的總統別墅休養。如此,季辛吉可以在巴基斯坦多停一天,利用其餘兩天密訪北京,眾人鼓掌通過…
季辛吉按照計畫,在東南亞繞了一圈,除了在印度遭丟擲雞蛋、番茄抗議,以及真的腹痛瀉肚之外,7月8日飛抵巴基斯坦時,已經沒有記者對他感興趣了。
下了飛機,季辛吉鑽進轎車,往伊斯蘭馬巴德駛去。接機的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Sultan M Khan)在車上告訴他說:「一切都安排好了」
季辛吉將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說:「願伊斯蘭的真主保佑我。」
…好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季辛吉…
另一方面,為迎接季辛吉赴中國,必須先試航伊斯蘭瑪巴德至北京的航線。7月3日,周恩來派領航小組–民航局第一飛行總隊長徐柏齡、劉志義和王今亮三人,搭乘他的專用飛機,編號208的伊爾十八型(Ilyushin Il-18)專機,秘密飛往伊斯蘭瑪巴德的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機場;208號專機隨即飛返北京,以免洩密。7月4日,領航小組與巴基斯坦飛行員在中國駐巴大使館晤面,詳細介紹飛行航線,導航設備和機場情況。
7月6日,葉海亞指派一架巴航波音707民航客機,由徐柏齡等人領航,巴航飛行員駕駛直飛北京,降落於南苑軍用機場完成試飛。回程時,中國外交部歐美司司長章文晉、禮賓司副司長王海容、英文翻譯唐聞生、禮賓司副處長唐龍彬四人於飛機加油後,登機飛往拉瓦爾品第,等待迎接季辛吉赴中國,所有準備工作都在極機密情況下進行。
~~~
季辛吉的車隊駛過伊斯蘭馬巴德大街,停在市內政府賓館。政府賓館是巴基斯坦的國賓館,相當於中國的釣魚臺,雖然沒有釣魚臺的豪華,但也氣派不凡。當日傍晚,葉海亞總統舉行盛大的歡迎晚宴。
葉海亞為季辛吉舉辦的宴會規格很高,但不知什麼原因,宴會沒有準時開始,客人們感覺異常,紛紛開始揣測。

舒爾坦過來,神情沮喪地告訴大家:「尊貴的客人由於連續旅行,肚子疼痛,正在治療。」
隔不多久,在眾人議論紛紛中,葉海亞總統出來,很遺憾地說:「由於季辛吉博士旅行勞累,身體不適,無法出席宴會,宴會只好改期,特向各位先生女士們道歉,伊斯蘭馬巴德天氣太熱,會影響客人身體復原。我已經決定安排他到北邊山上的納蒂亞加利(Nathiagali)總統別墅去休養,希望他儘快恢復健康。」
一位不知情的美國大使館特工聞訊立即趕往別墅勘查,半夜零時左右,這位特工打來電話,告知別墅不宜居住,應換至其他地方。季辛吉不得已,只好請巴方人員將這位認真又倒楣的特工扣留在別墅,直到季辛吉從北京回來。
葉海亞這篇謊言騙過大部分的客人,有些人不信,認為季辛吉可能去了戰亂中的東巴基斯坦,替葉海亞解決問題。第二天上午,他們看到季辛吉的車隊在幾十輛摩托車護送下,浩浩蕩蕩馳過伊斯蘭馬巴德大街,往北邊山區開去。
坐在轎車上的是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美國駐巴大使法蘭、季辛吉的助理大衛哈波林。車頭懸掛著美、巴兩國的國旗迎風飄揚,分外引人注目。在當地人看來,白人都長一個樣,分不出誰是誰;因此,在車隊的掩護下,季辛吉在總統別墅養病的消息被認為是真實的了。孰不知,幾小時以前,季辛吉一行早已搭乘軍車悄悄駛過大街,向拉瓦爾品第機場飛馳而去。
黑夜尚未破曉,在拉瓦爾品第機場內,有一位認真執著的倫敦《每日電訊報》駐巴基斯坦特約記者貝格(Farrukh Humayun Beg),總覺得季辛吉生病這件事不太對勁,應該另有秘密任務,因此每天在機場內逗留,希望採訪到獨家新聞。
突然,遠處幾輛軍用汽車開來,駛向軍用區內停放的一架巴基斯坦航空客機。貝格眼睛一亮,注意到這異常現象。他緊緊地盯著軍車,只見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從車裡鑽出,隨後又鑽出一個戴著墨鏡和闊邊太陽帽的白人。
貝格見那人鷹勾大鼻、肥胖的身軀,差點喊出聲來:「這不是美國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博士?!」
雖然化了裝,仍掩飾不了季辛吉的大鼻子和大塊頭特徵。貝格看著季辛吉下了汽車,與其餘幾人鑽進飛機,發動機立即啟動,飛機開始滑向跑道。
貝格激動得渾身發抖,一條獨家新聞讓他逮到了。但是,季辛吉不是在總統別墅養病嗎?怎麼又會出現在機場上,可別弄錯了…
裝作若無其事,貝格問身旁的機場主任:「那不是季辛吉嗎?」
機場主任點點頭說:「是的」
「他去哪?」貝格又問
機場主任答道:「去中國。」
貝格興奮得兩腿發軟:「發了!發了!等了一輩子,終於等到一條天大的獨家新聞!」立即趕到電報局,向倫敦《每日電訊報》發出新聞稿:
『據本報駐伊斯蘭馬巴德特約記者貝格報導:記者在拉瓦爾品第機場獲悉,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季辛吉博士一行人于七月九日淩晨四時乘坐一架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飛機飛往中國。』
電訊發到倫敦報社,值班編輯拿起那篇稿子,睜大眼睛看完後,放下來。聳人聽聞的消息,使他吃驚得不敢置信。他再拿起稿子,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終於搖搖頭,罵道:「這個豬頭貝格,喝醉了嗎?!季辛吉還在巴基斯坦養病,怎會跑到中國去,不要命了?滿篇胡說,荒唐!」隨手就將電稿扔進廢紙簍裡…
~~~
老實說,人的命真是有幸與不幸,日本共同通訊社記者中島宏,在酒店喝咖啡吃蛋糕,偶爾聽到後藤二鉀與渡邊武達的對話:「宋中說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因此發布了獨家新聞,一舉驚動世界。這位倒楣的貝格先生,正如郭董說所,遇到有知識沒常識的主管,除了一頭撞牆氣死之外,也無可奈何了…
~~~
話說季辛吉一夥登上巴航波音707飛機後,除了徐柏齡的領航小組外,章文晉、王海容、唐聞生、唐龍彬四人早已在機艙內等候…
身手媲美007情報員的約翰雷迪和加里麥克勞德是何等人物,驚見機艙內竟有黃皮膚,穿著毛裝的中國人,心想中了圈套,立即伸手拔出配槍,指著章文晉等人。季辛吉趕緊壓下他們…
他們問季辛吉:「怎麼?亨利,你要跟中國人去北京?」
季辛吉狡黠的笑著說:「先生,季辛吉正在葉海亞總統的別墅養病,今天在你們面前的是奉總統命令,前往中國的總統特使…你看,中國人在笑你,快坐下吧。」
舒爾坦走進機艙,向季辛吉格介紹了中國人,向中國人介紹了美國人後下機,季辛吉沒有想到中國竟然安排了王海容–毛澤東的侄女親自來巴基斯坦接他。
飛機飛越喜馬拉雅山中巴邊界時,中國人、美國人已變成朋友,圍著一張桌子歡笑暢談不已。
7月9日,北京時間中午12時15分,巴基斯坦航空專機在北京南苑機場降落。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率領黃華、熊向暉、韓敘、冀朝鑄等親來機場迎接,陪同季辛吉坐進紅旗轎車,穿過天安門廣場,直駛達釣魚臺國賓館五號樓。為了保密,一路上汽車窗戶都用帷布緊緊遮閉著。
下榻梳洗完後,季辛吉想換衣服,發現洗換的襯衫遺忘在伊斯蘭馬巴德,大為著急。洛德身材苗條,襯衫不合,只好向身材高大的霍爾德里奇借了幾件白襯衫。抖開借來的襯衫比試半天,又長又寬,上面還標著《Made in Taiwan》。
「哎呀,臺灣製的!」季辛吉驚訝地說
「真不吉利,我就是擔心臺灣問題會使會談破裂…」

洛德在一旁說:「頭兒,你太緊張了」

季辛吉穿上霍爾德里奇的寬大襯衫,照著鏡子看自己,像是沒有脖子的肥佬…
下了樓,黃華、冀朝鑄帶領季辛吉參觀國賓館內小橋流水,花樹樓亭。五號樓原本到處掛著紅衛兵高舉刀槍和帝國主義鬥爭的宣傳畫,此時已換上齊白石、徐悲鴻的畫,會客室還添加了一個時髦的酒吧檯…
富戲劇性的是,釣魚臺也是當時“中央文革”的大本營,江青正住在十一樓,張春橋、姚文元住十六樓。
隨後,葉劍英在釣魚臺設宴招待季辛吉,美食如水,一道道從桌子上流過去。這位德國猶太移民的後裔,中學畢業後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一名會計。即使在成為哈佛教授,進入白宮成為美國第二號權勢人物,也沒有見過如此豐盛精美的宴席。季辛吉大為吃驚地說:「你們宴會上的菜這麼多,會把尼克森總統嚇得不敢來了。」葉劍英說:「不會的,你回去告訴尼克森,我們中國人做的菜保險合他的胃口。」
宴會結束,工作人員告知眾人,周恩來的車已出中南海很快就到釣魚臺。季辛吉緊張起來,因對中國的神秘感,令他們得知即將會見中國領袖之際,頓時手足失措。他們在屏風前相挨排成一行,垂手站立,表情僵硬而拘束,緊張得閉緊嘴巴,連話都不說了…
周恩來身穿灰色中山服走出汽車,緊緊握住季辛吉的手,說:「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二十餘年來第一次握手!」
季辛吉回答說:「可惜不能公開,要不然全世界都會大吃一驚。」季辛吉心中暗自得意,也舒緩了他的緊張情緒…
進入會議室入座後,洛德從特工手中接過手提箱,拿出一疊厚厚的文件,約七八寸高,放到季辛吉的桌前。周恩來的桌前除了一杯茶,只有一張寫了幾行字的便條,沒有任何文件。
季辛吉有些尷尬,說:「這些都是秘書幫我準備的,不好意思」
然後十分謹慎地打開《波羅檔案》厚皮封面,照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講稿,念了起來:

「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從紐約港起航,穿過大西洋,繞過好望角,於8月28日到達中國廣州的黃埔港,揭開了中美關係的序幕…」
中美關係從遠久以前的歷史開始,一直念到這次會晤,連季辛吉自己也覺得太枯燥,幸好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很有耐心地聽著…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我們兩個大國的對立與隔絕。」終於,季辛吉不再照本宣科。
周恩來回答說:「兩國之間的分歧是巨大的。例如,臺灣問題就是兩國關係緊張的根源。博士先生,我們終於坐下來了,就可以相互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對方有充分的瞭解。」
停留北京的48小時中,吃過北京烤鴨,喝過陳年茅臺,雙方開過六次會,共計17小時,有時融洽,有時緊繃、互不相讓…
第二天上午,季辛吉的助手洛德在會客室發現一份新華社英文新聞稿,赫然看見封面上《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的毛語錄,立即找接待組連絡人員,問這是怎麼回事?
此事向毛澤東匯報後,毛澤東哈哈大笑:「告訴他們,那是放空炮,他們不是也整天在喊要消滅共產主義嗎?這算是空對空吧。」
洛德鬆了一口氣,拿出手帕,拭去額頭上的冷汗…
…平心而論,毛澤東這招心戰威嚇,耍得還相當漂亮~~~
總之,雙方就不同立場,各自表述。季辛吉說明訪問的兩個任務:一是商談尼克森訪華的日期及準備工作,二是為尼克森進行預備性會談。
關於臺灣問題,他表示:美國將在結束印度支那戰爭後撤走三分之二的駐台美軍,並逐步減少剩下的軍事力量,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可留待歷史來解決;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援臺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但希望臺灣問題能得到和平的解決;美國不再指責和孤立中國,將在聯合國支持恢復中國的席位,但不支持驅逐臺灣代表…
周恩來則表示:中美雙方有不同的看法,但這種分歧並不妨礙兩個在太平洋兩岸的國家尋求美國所說平等友好相處的途徑;中美兩國人民是願意友好的,並且過去是友好,將來也會友好。
周恩來闡述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臺灣歷來是中國的領土,解放臺灣是中國的內政,美軍必須限期撤走,美台《共同防禦條約》是無效的。
雙方商定尼克森在1972年春天訪問中國之後,季辛吉此行任務基本上完成了,剩下的事情是就為這次訪問起草一份公告。別小看這份公告,字句斟酌,雙方花了不少精神。
周恩來認為,關於尼克森的訪問,文字上應由美方首先表示訪問願望,然後中方接受這個願望。而季辛吉認為,應由中國先提出訪問的邀請,然後美國接受邀請。雙方都不願也不能,表現出自己是主動的,這問題困擾了所有人…
後經毛澤東指示:尼克森來訪,誰也不主動,雙方都主動。於是周恩來巧妙的加上『獲悉』兩個字,圓滿解決了問題。季辛吉欣然在尼克森接受邀請這句文字中加了一個修飾詞『愉快地』,全文如下:
《獲悉,尼克森總統曾經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森總統于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森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裡子、面子都都要顧;外交,還真不容易啊…
季辛吉滿面笑容地送走周恩來的座車後,立即叫助手和特工們一起到花園散步,又說又笑說話聲音很響,甚至還高興地哼起小調。那天中午,葉劍英陪同季辛吉在釣魚臺吃飯,沒等葉劍英提議,季辛吉自己先乾一杯。
~~~
在美國聖克萊門特焦慮等待的尼克森,除了7月9日淩晨收到一封電報:「出發情況良好」,此後再也沒有收到任何音訊。
尼克森想起1651年,第一個到中國的俄國大使因不肯向順治皇帝磕頭,被拒絕接見並被遣送回國。1816年,英國大使阿姆斯特勳爵拒絕向嘉慶皇帝磕頭,也受到相同待遇。這次,尼克森沒有派季辛吉去磕頭,周恩來會不會為了十七年前在日內瓦受到杜勒斯國務卿拒絕握手的藐視,而向美國人施行報復?
對尼克森來說,等待,顯然是既痛苦又折磨,為此而輾轉難眠。
~~~
終於,7月11日下午,季辛吉一行帶著此次秘訪的圓滿成果以及中國贈送的各種禮物,順利飛回巴基斯坦。同時,按約定的密碼向尼克森發出:『Eureka』
前往機場迎接季辛吉的巴基斯坦國務秘書舒爾坦之後說:
「季辛吉去的時候憂心忡忡,回來時喜氣洋洋,前後相比,簡直像兩個人…」
7月15日下午,尼克森親自發表談話,宣佈季辛吉秘密訪問中國以及他個人將訪問中國,並發表了公告。頓時,舉世為之震驚。
國際社會和美國國內多數表示讚賞,但也有不認同的,洛杉磯時報一則漫畫說這是尼克森玩弄台灣的高吊球(High Lob)
臺灣在震驚之餘,指責尼克森進行了“不光彩的交易”,背叛美國在亞洲“最堅定的反共盟友”。
~~~(待續)

當時的中國,幾乎所有城鎮都醒目地張貼著:『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外強中乾,不打不倒,一打就倒…』中國充滿仇美、敵美的氛圍,而尼克森當年以反共起家,是著名的反共鬥士,堅決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
打倒美帝2因此,儘管接獲周恩來的邀請,仍讓尼克森與季辛吉忐忑不安,行前做過無數次各種會談情境的沙盤推演。尤其,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聲明,美國同意中國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並不含有對中國的外交承認,命令美國代表團不准與中國代表團握手握手,又於同年12月3日在華府代表美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周恩來是否會記仇,藉此機會拍桌大罵,羞辱他們???…
打倒美帝1紙老虎進入機艙坐下後,季辛吉想起尼克森臨行前的再次叮嚀,不禁啞然:
「到那幾天,我會睡不著的。要是完成使命,就從北京發給我一個電單詞密碼“Eureka”季辛吉心想,我能發現什麼?能順利回來嗎?…
“Eureka”源自希臘文『εὕρηκα』“我發現了”。這個詞經由古希臘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工程師、天文學家,曾狂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地球」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而成名:
2200多年前,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國王希倫二世,請金匠用純金打造一頂王冠,完成之後,國王懷疑金匠是否摻「銀」偷工減料,但又不能將王冠毀壞鑑定,於是交給阿基米德解決。
阿基米德晝思夜想,絞盡腦汁,卻找不出檢驗方法。一天,阿基米德坐進浴缸洗澡,看到浴缸內的水位上升溢出。靈光一現,他將大小不同的物體放入浴缸,溢出的水量也不同,發現:「溢出水的體積等於物體的體積」。
金與銀的密度不同,相同重量的金與銀體積也不同,也就是說,只要拿王冠等重的金子放到水裡,量測溢出的水體積是否與王冠相同,如果王冠體積更大,就表示其中摻了銀,這為他解決了棘手的問題。
想到這裡,阿基米德興奮的從浴缸中跳了出來,光著身體邊跑邊喊著:「εὕρηκα! εὕρηκα!」
從這單詞密碼,顯露出尼克森對中國充滿無限的幻想;尤其,若能建立和中國的關係,對即將展開的競選連任,有多大的幫助啊…
總之,1971年7月1日晚上八時,季辛吉搭乘飛機離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開始“馬可波羅一號”的東南亞之行。
隨行人員有季辛吉的助手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年輕博學,後於1985年任美國駐中國大使,他的妻子貝蒂,浙江寧波人,中文名包柏漪,著名作家,寫過《八月:一個中國女孩在共產主義中國生活的真實故事》《春月》等許多小說;約翰霍爾德里奇(John H. Holdridge),職業外交官會講中國話,中國問題專家曾在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和東南亞其他地方工作;理查斯邁澤(William R. Smyser)是亞洲與越南問題專家;助理大衛哈波林(David Halperin),以及兩位武藝高強、萬中選一的特工人員,約翰雷迪(John Reddy)、加里麥克勞德(Gary McLeod)。同時,為了掩人耳目,隨員中還有好幾位風姿綽約的美女。
這是一架軍用戰術指揮飛機,機艙裡全是各種電子設備,沒有窗戶,座椅窄小。大塊頭的霍爾德里奇擠在機艙裡很不舒服,不斷抱怨:「窩囊!怎麼坐這樣一架破飛機。哪像代表美國去執行使命,倒像去叢林空投間諜。」
斯邁澤接口:「別提了,好不容易才從戰術空軍司令部調來這架飛機。」
洛德也歎口氣說:「…總統要了兩架飛機去聖克萊門特,安格紐(Spiro Agnew-副總統)要了一架飛機去非洲閒逛,賴爾德(Melvin Laird-國防部長)不早不晚也在這時要飛機去視察防務…」
「這是上帝考驗我們,讓我們坐很不重要的飛機,去作很重要的旅行。」季辛吉安慰大家…
kissinger-lord當時,東巴基斯坦發生戰亂,大批孟加拉難民湧入印度。按國際慣例,若在巴基斯坦比在印度多逗留一天,會被理解偏袒巴基斯坦,這將引發新德里與華盛頓間的外交事件。因此,季辛吉只能在巴基斯坦停留四十八小時,相當於他在印度的停留時間。但赴北京密訪需要兩天,如何讓他在巴基斯坦停留三天,讓大家傷透腦筋..
曾擔任FBI情報員的美國駐巴大使法蘭(Joseph Farland)想出了好主意:到達伊斯蘭馬巴德後,讓季辛吉裝病。葉海亞宣布季辛吉因病無法參加晚宴,並邀請季辛吉到納蒂亞加利的總統別墅休養。如此,季辛吉可以在巴基斯坦多停一天,利用其餘兩天密訪北京,眾人鼓掌通過…
季辛吉按照計畫,在東南亞繞了一圈,除了在印度曾遭丟擲雞蛋、番茄抗議,以及真的腹痛瀉肚之外,7月8日飛抵巴基斯坦時,已經沒有記者對他感興趣了。
下了飛機,季辛吉鑽進轎車,往伊斯蘭馬巴德駛去。接機的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Sultan M Khan)在車上告訴他說:「一切都安排好了」
季辛吉將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說:「願伊斯蘭的真主保佑我。」
…好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季辛吉…
另一方面,為迎接季辛吉赴中國,必須先試航伊斯蘭瑪巴德至北京的航線。7月3日,周恩來派領航小組–民航局第一飛行總隊長徐柏齡、劉志義和王今亮三人,搭乘搭乘他的專用飛機,編號208的伊爾十八型(Ilyushin Il-18)專機,秘密飛往伊斯蘭瑪巴德的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機場;208號專機隨即飛返北京,以免洩密。7月4日,領航小組與巴基斯坦飛行員在中國駐巴大使館晤面,詳細介紹飛行航線,導航設備和機場情況。
7月6日,葉海亞指派一架巴航波音707民航機,由徐柏齡等人領航,巴航飛行員駕駛直飛北京,降落於南苑軍用機場完成試飛。中國外交部歐美司司長章文晉、禮賓司副司長王海容、英文翻譯唐聞生、禮賓司副處長唐龍彬四人於飛機加油後,登機飛往拉瓦爾品第,等待迎接季辛吉赴中國,所有準備工作都在極機密情況下進行。
~~~
季辛吉的車隊駛過伊斯蘭馬巴德大街,停在市內政府賓館。政府賓館是巴基斯坦的國賓館,相當於中國的釣魚臺,雖然沒有釣魚臺的豪華,但也氣派不凡。當日傍晚,葉海亞總統舉行盛大的歡迎晚宴。
葉海亞為季辛吉舉辦的宴會規格很高,但不知什麼原因,宴會沒有準時開始,客人們感覺異常,紛紛開始揣測。
舒爾坦過來,神情沮喪地告訴大家:「尊貴的客人由於連續旅行,肚子疼痛,正在治療。」
隔不多久,在眾人議論紛紛中,葉海亞總統出來,很遺憾地說:「由於季辛吉博士旅行勞累,身體不適,無法出席宴會,宴會只好改期,特向各位先生女士們道歉,伊斯蘭馬巴德天氣太熱,會影響客人身體復原。我已經決定安排他到北邊山上的納蒂亞加利(Nathiagali)總統別墅去休養,希望他儘快恢復健康。」
一位不知情的美國大使館特工聞訊立即趕往別墅勘查,半夜零時左右,這位特工打來電話,告知別墅不宜居住,應換至其他地方。季辛吉不得已,只好請巴方人員將這位認真又倒楣的特工扣留在別墅,直到季辛吉從北京回來。
葉海亞這篇謊言騙過大部分的客人,有些人不信,認為季辛吉可能去了戰亂中的東巴基斯坦,替葉海亞解決問題。第二天上午,他們看到季辛吉的車隊在幾十輛摩托車護送下,浩浩蕩蕩馳過伊斯蘭馬巴德大街,往北邊山區開去。
坐在轎車上的是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美國駐巴大使法蘭、季辛吉的助理大衛哈波林。車頭懸掛著美、巴兩國的國旗迎風飄揚,分外引人注目。在當地人看來,白人都長一個樣,分不出誰是誰;因此,在車隊的掩護下,季辛吉在總統別墅養病的消息被認為是真實的了。孰不知,幾小時以前,季辛吉一行早已搭乘軍車悄悄駛過大街,向拉瓦爾品第機場飛馳而去。
黑夜尚未破曉,在拉瓦爾品第機場內,有一位認真執著的倫敦《每日電訊報》駐巴基斯坦特約記者貝格(Farrukh Humayun Beg),總覺得季辛吉生病這件事不太對勁,應該另有秘密任務,因此每天在機場內逗留,希望採訪到獨家新聞。
突然,遠處幾輛軍用汽車開來,駛向軍用區內停放的一架巴基斯坦航空客機。貝格眼睛一亮,注意到這異常現象。他緊緊地盯著軍車,只見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舒爾坦從車裡鑽出,隨後又鑽出一個戴著墨鏡和闊邊太陽帽的白人。
貝格見那人鷹勾大鼻、肥胖的身軀,差點喊出聲來:「這不是美國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博士?!」
雖然化了裝,但掩飾不了季辛吉的大鼻子和大塊頭特徵。貝格看著季辛吉下了汽車,等其餘幾人鑽進飛機,發動機立即啟動,飛機開始滑向跑道。
貝格激動得渾身發抖,一條獨家新聞讓他逮到了。但是,季辛吉不是在總統別墅養病嗎?怎麼又會出現在機場上,可別弄錯了…
裝作若無其事,貝格問身旁的機場主任:「那不是季辛吉嗎?」
機場主任點點頭說:「是的」
「他去哪?」貝格又問
機場主任答道:「去中國。」
貝格興奮得兩腿發軟:「發了!發了!等了一輩子,終於等到一條天大的獨家新聞!」立即趕到電報局,向倫敦《每日電訊報》發出新聞稿:
『據本報駐伊斯蘭馬巴德特約記者貝格報導:記者在拉瓦爾品第機場獲悉,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季辛吉博士一行人于七月九日淩晨四時乘坐一架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飛機飛往中國。』
電訊發到倫敦報社,值班編輯拿起那篇稿子,睜大眼睛看完後,放下來。聳人聽聞的消息,使他吃驚得不敢置信。他再拿起稿子,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終於搖搖頭,罵道:「這個豬頭貝格,喝醉了嗎?!季辛吉還在巴基斯坦養病,怎會跑到中國去,不要命了?滿篇胡說,荒唐!」隨手就將電稿扔進廢紙簍裡…
~~~
老實說,人的命真是有幸與不幸,日本共同通訊社記者中島宏,在酒店喝咖啡吃蛋糕,偶爾聽到後藤二鉀與渡邊武達的對話:「宋中說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因此發布了獨家新聞,一舉驚動世界。這位倒楣的貝格先生,正如郭董說所,遇到有知識沒常識的主管,除了一頭撞牆氣死之外,也無可奈何了…
~~~
話說季辛吉一夥登上巴航波音707飛機後,除了徐柏齡的領航小組外,章文晉、王海容、唐聞生、唐龍彬四人早已等候在機艙內…
身手媲美007情報員的約翰雷迪和加里麥克勞德是何等人物,驚見機艙內竟有黃皮膚,穿著毛裝的中國人,心想中了圈套,立即伸手拔出配槍,指著章文晉等人。季辛吉趕緊壓下他們…
他們問季辛吉:「怎麼?亨利,你要跟中國人去北京?」
季辛吉狡黠的笑著說:「先生,季辛吉正在葉海亞總統的別墅養病,今天在你們面前的是奉總統命令,前往中國的總統特使…你看,中國人在笑你,快坐下吧。」
舒爾坦走進機艙,向季辛吉格介紹了中國人,向中國人介紹了美國人後下機,季辛吉沒有想到中國竟然安排了王海容–毛澤東的侄女親自來巴基斯坦接他。
飛機飛越喜馬拉雅山中巴邊界時,中國人、美國人已變成朋友,圍著一張桌子歡笑暢談不已。
7月9日,北京時間中午12時15分,巴基斯坦航空專機在北京南苑機場降落。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率領黃華、熊向暉、韓敘、冀朝鑄等親來機場迎接,陪同季辛吉坐進紅旗轎車,穿過天安門廣場,直駛達釣魚臺國賓館五號樓。為了保密,一路上汽車窗戶都用帷布緊緊遮閉著。
下榻梳洗完後,季辛吉想換衣服,發現洗換的襯衫遺忘在伊斯蘭馬巴德,大為著急。洛德身材苗條,襯衫不合,只好向身材高大的霍爾德里奇借了幾件白襯衫。抖開借來的襯衫比試半天,又長又寬,上面還標著《Made in Taiwan》。
「哎呀,臺灣製的!」季辛吉驚訝地說
「真不吉利,我就是擔心臺灣問題會使會談破裂…」
洛德在一旁說:「頭兒,你太緊張了」
季辛吉穿上霍爾德里奇的寬大襯衫,照著鏡子看自己,像是沒有脖子的肥佬…
下了樓,黃華、冀朝鑄帶領季辛吉參觀國賓館內小橋流水,花樹樓亭。五號樓原本到處掛著紅衛兵高舉刀槍和帝國主義鬥爭的宣傳畫,此時已換上齊白石、徐悲鴻的畫,會客室還添加了一個時髦的酒吧檯…
富戲劇性的是,釣魚臺也是當時“中央文革”的大本營,江青正住在十一樓,張春橋、姚文元住十六樓。
隨後,葉劍英在釣魚臺設宴招待季辛吉,美食如水,一道道從桌子上流過去。這位德國猶太移民的後裔,中學畢業後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一名會計。即使在成為哈佛教授,進入白宮成為美國第二號權勢人物,也沒有見過如此豐盛精美的宴席。季辛吉大為吃驚地說:「你們宴會上的菜這麼多,會把尼克森總統嚇得不敢來了。」葉劍英說:「不會的,你回去告訴尼克森,我們中國人做的菜保險合他的胃口。」
宴會結束,工作人員告知眾人,周恩來的車已出中南海,很快就到釣魚臺。季辛吉緊張起來,因對中國的神秘感,令他們得知即將會見中國領袖之際,頓時手足失措。他們在屏風前相挨排成一行,垂手站立,表情僵硬而拘束,緊張得閉緊嘴巴,連話都不說了…
周恩來身穿灰色中山服走出汽車,緊緊握住季辛吉的手,說:「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二十餘年來第一次握手!」
季辛吉回答說:「可惜不能公開,要不然全世界都會大吃一驚。」季辛吉心中暗自得意,也舒緩了他的緊張情緒…
進入會議室入座後,洛德從特工手中接過手提箱,拿出一疊厚厚的文件,約七八寸高,放到季辛吉的桌前。周恩來的桌前除了一杯茶,只有一張寫了幾行字的便條,沒有任何文件。
季辛吉有些尷尬,說:「這些都是秘書幫我准備的,不好意思」
然後十分謹慎地打開《波羅檔案》厚皮封面,照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講稿,念了起來:
kissinger-enlai「從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從紐約港起航,穿過大西洋,繞過好望角,於8月28日到達中國廣州的黃埔港,揭開了中美關係的序幕…」
中美關係從遠久以前的歷史開始,一直念到這次會晤,連季辛吉自己也覺得太枯燥,幸好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很有耐心地聽著…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我們兩個大國的對立與隔絕。」終於,季辛吉不再照本宣科。
周恩來回答說:「兩國之間的分歧是巨大的。例如,臺灣問題就是兩國關係緊張的根源。博士先生,我們終於坐下來了,就可以相互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對方有充分的瞭解。」
停留北京的48小時中,吃過北京烤鴨,喝過陳年茅臺,雙方開過六次會,共計17小時,有時融洽,有時緊繃、互不相讓…
第二天上午,季辛吉的助手洛德在會客室發現一份新華社英文新聞稿,赫然看見封面上《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的毛語錄,立即找接待組連絡人員,問這是怎麼回事?
此事向毛澤東匯報後,毛澤東哈哈大笑:「告訴他們,那是放空炮,他們不是也整天在喊要消滅共產主義嗎?這算是空對空吧。」
洛德鬆了一口氣,拿出手帕,拭去額頭上的冷汗…
…平心而論,毛澤東這招心戰威嚇,耍得還相當漂亮~~~
總之,雙方就不同立場,各自表述。季辛吉說明訪問的兩個任務:一是商談尼克森訪華的日期及準備工作,二是為尼克森進行預備性會談。
關於臺灣問題,他表示:美國將在結束印度支那戰爭後撤走三分之二的駐台美軍,並逐步減少剩下的軍事力量,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可留待歷史來解決;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援臺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但希望臺灣問題能得到和平的解決;美國不再指責和孤立中國,將在聯合國支持恢復中國的席位,但不支持驅逐臺灣代表…
周恩來則表示:中美雙方有不同的看法,但這種分歧並不妨礙兩個在太平洋兩岸的國家尋求美國所說平等友好相處的途徑;中美兩國人民是願意友好的,並且過去是友好,將來也會友好。
周恩來闡述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臺灣歷來是中國的領土,解放臺灣是中國的內政,美軍必須限期撤走,美台《共同防禦條約》是無效的。
雙方商定尼克森在1972年春天訪問中國之後,季辛吉此行任務基本上完成了,剩下的事情是就為這次訪問起草一份公告。剩下的事情是就為這次訪問起草一份公告。別小看這份公告,字句斟酌,雙方花了不少精神。
周恩來認為,關於尼克森的訪問,文字上應由美方首先表示訪問願望,然後中方接受這個願望。而季辛吉認為,應由中國先提出訪問的邀請,然後美國接受邀請。雙方都不願也不能,表現出自己是主動的,這問題困擾了所有人…
後經毛澤東指示:尼克森來訪,誰也不主動,雙方都主動。於是周恩來巧妙的加上『獲悉』兩個字,圓滿解決了問題。季辛吉欣然在尼克森接受邀請這句文字中加了一個修飾詞『愉快地』,全文如下:
《獲悉,尼克森總統曾經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森總統于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森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裡子、面子都都要顧;外交,還真不容易啊…
季辛吉滿面笑容地送走周恩來的座車後,立即叫助手和特工們一起到花園散步,又說又笑說話聲音很響,甚至還高興地哼起小調。那天中午,葉劍英陪同季辛吉在釣魚臺吃飯,沒等葉劍英提議,季辛吉自己先乾一杯。
zhou-en-lai~~~
在美國聖克萊門特焦慮等待的尼克森,除了7月9日淩晨收到一封電報:「出發情況良好」,此後再也沒有收到任何音訊。
尼克森想起1651年,第一個到中國的俄國大使因不肯向順治皇帝磕頭,被拒絕接見並被遣送回國。1816年,英國大使阿姆斯特勳爵拒絕向嘉慶皇帝磕頭,也受到相同待遇。這次,尼克森沒有派季辛吉去磕頭,周恩來會不會為了十七年前在日內瓦受到杜勒斯國務卿拒絕握手的藐視,而向美國人施行報復?
對尼克森來說,等待,顯然是既痛苦又折磨,為此而輾轉難眠。
~~~
終於,7月11日下午,季辛吉一行帶著此次秘訪的圓滿成果以及中國贈送的各種禮物,順利飛回巴基斯坦。同時,按約定的密碼向尼克森發出:『Eureka』
Ambassador_Hilaly_receiving_US_Secretary_of_State_Henry_Kissinger_in_Rawalpindi_on_8_July_1971前往機場迎接季辛吉的巴基斯坦國務秘書舒爾坦之後說:
「季辛吉去的時候憂心忡忡,回來時喜氣洋洋,前後相比,簡直像兩個人…」
7月15日下午,尼克森親自發表談話,宣佈季辛吉秘密訪問中國以及他個人將訪問中國,並發表了公告。頓時,舉世為之震驚。
國際社會和美國國內多數表示讚賞,但也有不認同的,洛杉磯時報一則漫畫說這是尼克森玩弄台灣的高吊球(High Lob)
臺灣在震驚之餘,指責尼克森進行了“不光彩的交易”,背叛美國在亞洲“最堅定的反共盟友”。
How graceful Nixon~~~(待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