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園東與史澄

省人民政府北鄰有一條巷叫繼園東。顧名思義,它的得名是因為在繼東鄰的緣故。這繼園,曾是羊城著名的私家園林。

繼園不以規模宏大、富麗堂皇取勝,而以設計精巧,有縮龍成寸之妙令人讚歎。它把亭、台、樓、閣、假山、碧水盡納於咫尺之間。園內有明德堂(祖祠)、退思軒、經緯樓(均為藏書、讀書處)、養翎館(兒孫讀書處)、枕棉閣、佳士亭、香雪亭和得月臺諸勝。園內一年四季綠樹時花互相輝映,既有被譽為“歲寒之友”的松、竹、梅,又有田園風光的荷花塘、“寒菜畦”、“蔬筍笙”。當時,曾有一首《繼園漫興》贊雲:

春蘭秋菊信情芳,撫序盤桓雅興長。

荔子光陰吟易倦,梅花世界夢都香。

四時有酒琴樽樂,一日無詩筆硯荒。

此地天教儲病叟,桑榆景好愛斜陽。

這詩的作者就是繼園園主史澄。

史澄是清代羊城的一位著名學者和教師。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進士後,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曾在肇慶的端溪書院和羊城的粵季書院掌教,他學問淵博、誨人不倦、桃李遍南粵,深受人們尊重。他還致力於地方史志的編纂出版工作。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珍藏在羊城拱北樓上的《廣東通志》的版片被侵略者焚毀。他非常痛心,因為這《廣東通志》是著名學者、原廣西總督阮元主修,內容豐富,有300多卷。為了使這一重要文獻免遭厄運,他積極籌款組織重刊。同治年間,史澄主編了《番禺縣誌》,光緒年間,他又總纂了《廣州府志》。為了給後人留下豐富的地方文獻、他嘔心瀝血,忘我工作。

史澄為人樂善好施。他上京考進士那年,遇見三個廣東籍的窮舉人因缺乏盤纏返鄉而相對哭泣時,他即慷慨解囊相助。以後,他一貫熱心社會慈善公益工作。在兼理廣州義倉和恤嫠局的20年間,他救災賑濟,撫恤孤寡,施醫贈藥不遺餘力。恤嫠局是撫恤寡婦的慈善機構,史澄接管時,該局積欠嫠婦救濟糧銀27500兩,他不怕勞苦,清理積欠。他曾以詩言志:“廿年竭力全殘局,忍使窮嫠泣白頭”。有一年,他又主動免了窮苦佃戶積欠他的田租,受到人們稱頌。

史澄在晚年時,選擇在風景幽美的越秀山南麓營建了園林住宅,這一帶,有茂林修竹、有朝漢台古跡,有五層樓、觀音廟等名勝。明代人李時行又曾在這裡建有著名的“小雲林”園林。於是,他立意效仿前賢,取孟子“為何繼也”之義而命名為繼園。

繼園建於光緒四年(1878年)。當時,史澄已年近吉稀,但仍筆耕不輟。先後在繼園著有《繼園隨筆》、《七十老翁詩一百首》、《退思軒詩存》等書。

繼園遺址現在已是市第八染織廠、市外貿幼稚園和居民住宅,僅留下“繼園東”這一街名幫助史地工作者在史海中鉤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