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致祥,道光20(1840)年時任樂安知縣,妻張氏舟山張錫蕃之妹,參見舟山博物館【舟山歷史人物李哲濬考說】。江西餘幹知縣史善長之子,參見陳澧所著《東塾集》卷五《江西餘幹知縣史君傳》。
史致祥生平迄今尚未尋得完整資料,根據網路上幾篇相關文章,其中附有《樂安縣誌》史致祥於道光20年任試用知縣(之前為縣署)。
史致祥,道光20(1840)年時任樂安知縣,妻張氏舟山張錫蕃之妹,參見舟山博物館【舟山歷史人物李哲濬考說】。江西餘幹知縣史善長之子,參見陳澧所著《東塾集》卷五《江西餘幹知縣史君傳》。
史致祥生平迄今尚未尋得完整資料,根據網路上幾篇相關文章,其中附有《樂安縣誌》史致祥於道光20年任試用知縣(之前為縣署)。
史印玉,廣東廣州人,江西樂安知縣史致祥女,廣西補用同知石永康妻,同治12年卒。著有《芙蓉館遺稿》(1卷)詩37篇(同治13年[1874]刊本)。
日後或尋得史印玉所著《芙蓉館遺稿》再另行更新
廣東番禺人,拔貢中鄉榜,先任淇縣知縣,光緒二十七年(1901)與章炳燾對調來內,悠履承炳燾修築之後休養生息不事,更張地方實利賴之縣署,舊有小糧歷任多隱未上報,悠履“盡征盡解”悉數上繳,此足見其操守。諸多政務中,他最喜歡考核學子功課,有空便親自登臺講學。每詩課命題往往先自擬作為士模範,平時嘉於課士,每月除例定一課仍照進行外,又命教諭、訓導書院等處各加一課,共為五課,皆由悠履籌發獎貲。雖然沒有很大文名,但雅好吟詠,仍屬狂熱詩人,遇地方各界題贈無不酬和,著有《菊潭驪唱》詩集;在內鄉任後升為在任候補道。當時輿論有評,以聯語者曰:
…有仁心,無仁政;是好人,非好官’,蓋與前任知縣章炳燾比較而雲然也。
史善長(1768—1830),字春林。浙江山陰人,是溧陽四明史氏番禺支系的始祖,我祖父的高祖,曾任江西余干縣知縣,因在職期間因“失察”,于嘉慶二十一年 (1816)被革職流放新疆。嘉慶二十四年”賜還”赴廣東番禺奉母。流放期間,是他一生中最有“作為”的時期。在新疆流放地烏魯木齊,他寫了大量的詩文,結集為《味根山房集》《東還紀略》,還寫有著名的筆記《輪台雜記》。他的《輪台雜記)和紀曉嵐的《烏魯木齊雜詩》都是關于烏魯木齊的重要文獻作品。